受宏观因素影响,5月份港口运输生产稳步增长,但增速继续回落。
5月份,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除消费有微幅回升外,投资与出口均出现了回落,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受上述宏观因素影响,5月份港口运输生产稳步增长,但增速继续回落。
货物吞吐量小幅回落累计增速超预期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以下简称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1173万吨,同比增长7.6%。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2187万吨,同比增长7.6%;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8986万吨,同比增长7.4%。1~5月份,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30383万吨,同比增长9.4%。
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显示,第一、二、三产业用电量增速均出现回落,显示国内经济弱增长态势仍在延续。港口货量中比重较大的煤炭、原油、集装箱等货物需求继续回落,受此影响,5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较前月回落了1.8个百分点,增速为年内最低水平(受春节因素影响的2月份除外)。尽管如此,1~5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仍高达9.4%,较去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速度好于预期。5月份由于煤炭、原油进口需求放缓,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回落较快,影响了货物吞吐量的整体增速。5月份,内河货物吞吐量增速开始回升,并逐步向沿海货物吞吐量增速靠近,差距已缩小到0.2%,趋向平衡。
今年前5个月,全国部分亿吨大港货物吞吐量继续较快增长,其中大连、营口、黄骅、唐山、烟台、青岛、日照、福州、厦门、南京、镇江、苏州、重庆等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均超过10%。
外贸吞吐量不及预期内贸回升获支撑
5月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8002万吨,同比增长3.5%。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5564万吨,同比增长3.5%;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38万吨,同比增长3.4%。1~5月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35903万吨,同比增长7.6%。
据海关统计,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仅增长0.4%。其中进口出现了0.3%的负增长,显示由于经济放缓,国内对煤炭、原油的进口需求在逐渐减弱,同时集装箱增速在人民币大幅升值有利于进口的背景下,首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受上述货物拖累,5月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较前月回落了2.9个百分点,至3.5%,而这个增速在今年1~2月还超过10%,下降幅度远超预期。
据海关统计,5月份煤炭进口2757万吨,较4月煤炭进口量减少112万吨,环比下降3.9%。尽管当前外贸煤炭价格较国内仍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国内电厂煤炭库存高企,需求不足,进口速度在逐渐放缓。
5月份,进口铁矿石6856万吨,同比增长7.39%,日均环比下降1.2%。尽管国内钢价持续阴跌,需求不旺,但由于粗钢产量居高不下以及进口矿较国内矿仍有一定价格优势,使国内钢厂提高进口矿配比,进口矿继续高位运行。
5月份中国进口原油2395万吨,略高于4月份的2308万吨,但较去年同期的2548万吨下降6%。由于去年基数较高以及国内油品需求平稳,导致5月份的原油进口出现负增长。
在外贸大幅下滑的同时,内贸吞吐量增长却在提速。5月份内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9.5%,触及两位数的高位,增速高出平均数1.9个百分点,是拉动港口货物吞吐量整体增长的主要动力。
5月份,尽管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回落较大,但1~5月份仍有部分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获得了较快增长,其中营口、黄骅、唐山、天津、日照、福州、厦门、南京、镇江等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均超过10%。
集装箱首超1600万标准箱增速回落较大
5月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13.47万标准箱(TEU),同比增长6.2%。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440.90万TEU,同比增长6.3%;内河港口完成172.57万TEU,同比增长5.4%。1~5月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526.49万TEU,同比增长8.2%。
5月份,各大班轮公司纷纷宣布自7月1日起上调旺季运价。数据显示,为了避开旺季高峰,货主公司通常会选择在5~6月提前出货,形成出货小高峰。今年也不例外,5月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600万TEU,再创历史新高,但增速有明显下滑,从4月份的8.7%下滑到5月份的6.5%,回落了2.5个百分点,降速比较大。
前4个月集装箱的增长速度基本上保持在8%以上,5月份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放缓幅度较大,有基数原因,但更多反映了当前外部贸易环境的疲软,并可能对未来的旺季产生影响。这在海关公布的数据上得到印证,5月份,外贸增速与前4个月14%的增长速度相比落差巨大。这有内地与香港贸易统计水分被逐渐挤出的效应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外部需求的低迷。
从7月起,集装箱运输市场即将进入旺季,但由于近期人民币升值过快以及全球经济不稳定影响,国际贸易量难以出现大的改善,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有可能进一步放缓。
前5个月,部分集装箱港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大连、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厦门、南京、苏州等港口增速均超过10%;上海港、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以1356万TEU、909万TEU的绝对优势领先全国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