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中国西部彰显后发优势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6-13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财富》全球论坛第一次在中国西部城市举办。今年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新未来”。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城市的代表,将在本次论坛上向世界展示一个怎样的“中国新西部”值得关注。

    对世界500强企业而言,四川并不陌生。四川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在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51家,数量居中西部首位,直接投资规模超过百亿美元,成都工厂对它们的全球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西部地区,四川无疑占据着“高地”。分析人士指出,只有抢占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高点,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四川在本世纪初就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跨越式发展”战略。四川的跨越式发展必将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步伐。

    沐浴政策春风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将自6月10日起施行。此次产业政策的微调,将进一步促进外资对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投资,有利于持续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

    从修订的内容来看,新目录强调产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也强调了国家统筹布局,其调整方向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防范产能过剩和促进产业升级。

    据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刘欣介绍,四川正处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国际国内产业加快转移、吸收外资工作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近5年,全省累计实现增资项目达到918个,合同净增资占全省合同外资的40.7%,增资项目实际到位额占实际到位额的44.7%。2011年四川外商投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7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销售收入占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的30.7%;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出口1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2.1%,占同期出口总额的41.6%,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达到44.6万人。四川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稳步推进企业境外上市,推进外资政策创新和拓展利用外资领域。

    刘欣特别强调,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版)》从原来的21条增加到35条,新目录鼓励外商更多地投向四川的优势产业、高新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

    国际化步伐加速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成都《财富》论坛上,竞争风向已经不是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而是西部地区创新优势的自我建立,这对西部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突破点。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研究员罗松山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大多企业选择在西部投资最大的原因是,企业发展战略和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相吻合的。同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特别是针对高附加值产业的优惠政策,对企业在西部的发展非常有益。富士康、戴尔、仁宝、联想、纬创等一大批企业布局西部,就是看中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倾斜和成都优质的服务,而西部也为企业带来了超乎预期的回报。”

    有外资企业表示,其将在西部一步步壮大。“再给成都几年时间,你会看到一个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链。”

    康泰斯工程有限公司是专门研制全球第二代生物乙醇的高新技术公司,该公司业务拓展经理方雅迪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我们下一步希望在中国西部注册几个项目并建厂,将生物转化为能源的理念传播开来。西部一些省市的政府对此非常欢迎,并且又有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支持,发展会很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