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的促进力度不足,尤其是在载体、手段、政策措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已是世界上重要的服务贸易国家,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排名全球第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存在贸易结构不合理、管理体系有待完善、政策支持力度小等问题,但中国服务贸易已有较大发展,“中国服务”正在走向世界。
2012年,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货物贸易增长几乎停滞的情况下,服务贸易以1.8%的增长速度艰难地支撑了世界贸易的增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对国际商报记者说,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国家,欧盟则是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国家集团,而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额的比例仅为44.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水平。服务经济、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极不相符。
中国服务仍处弱势
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706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的5.6%,其中,出口190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逆差达到898亿美元,为世界第一大服务贸易逆差国,旅游、运输、特许权转让和专利等技术交易三项为主要逆差行业。
而同期,美国服务贸易总额达10197亿美元,顺差2079亿美元。同时,欧美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服务销售收入更是发展中国家所不能企及的。
霍建国说,2012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总额的比例仅为44.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水平。
他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增长由制造业和货物贸易拉动向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拉动的动力机制切换的关键时期。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与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的促进力度不足,尤其是在载体、手段、政策措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关政策亟待加强
目前,国内的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都倾向于制造业和货物贸易,针对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支持相对较弱,服务贸易领域尚缺乏类似货物贸易出口退税这样的总体的、惠及全领域的制度性安排。
在资金支持方面,虽然对服务外包、文化出口和技术出口有一部分财政资金支持,但相对于服务贸易众多行业,资金覆盖面有限,一些主要服务出口领域并未涉及。
在税收优惠方面,与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针对出口的税收优惠力度很小。英国就对保险、邮政、金融、保健等领域跨境交付服务实施免税,对境外消费模式的服务出口给予退税,并给予办理便捷出口退税手续。
记者了解到,商务部将尽快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发展,将依据《外贸法》,制定《服务进出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服务贸易经营资格问题、规范进出口管理和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加强服务贸易促进和统计等,同时,通过配套相应的《服务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目录》和《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服务目录》等,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法规体系。
相关部门还将整合服务贸易各领域扶持资金,并扩大规模,设立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配套制定《鼓励发展的服务出口领域目录》,重点支持服务贸易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营销渠道建设、资质认证、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训和服务贸易示范载体建设等。服务出口退税政策也在研究制定中。
据记者了解,初期将有所选择地对重点行业加大退税力度,随着“营改增”范围扩大,逐步争取将服务出口的政策性优惠变为制度性优惠,在服务出口时给予退税安排。
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认定范围也将被扩大,被鼓励发展的重点服务贸易领域也将被列入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范围,服务贸易企业将有可能获得所得税优惠。
此外,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将展开服务贸易创新政策先行,探索服务贸易开放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模式和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