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沃尔夫对话林毅夫: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遇阻
文章来源:腾讯财经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3-25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在23日论坛上,《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表示,中国的人民币会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但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果要使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要把中国金融体系完全融入到全球的金融体系里,这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控制国内金融体系的能力要大大的削弱,或者直接就要放开。但这个目前不大可能发生。

    3月23日-3月25日,201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主题是“中国:改革开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腾讯财经全程视频直播。在23日论坛上,《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表示,中国的人民币会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但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果要使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要把中国金融体系完全融入到全球的金融体系里,这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控制国内金融体系的能力要大大的削弱,或者直接就要放开。但这个目前不大可能发生。

    在论坛现场,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向沃尔夫发问:人民币是否会成为一个国际的储备货币,如果答案是,中国现在要做怎样的改革才能实现这样的效果?

    沃尔夫回应称,“首先我觉得中国的人民币会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有很多国家他们已经持有人民币,而且在贸易结算中已经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但他也指出,中国对于那些流动性比较强的国家来说,他们也会更多的倾向使用人民币,但是看一下构成,主要还是美元、欧元这些更适合自由兑换的货币。

    对此,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博斯金补充道,70%的全球贸易都是以美元来结算的,主要的原因是在发达市场里面,用美元计价的买价和卖价之间的差价是非常低的,所以他们乐于用美元来进行计算。

    另外,中国的人民币还有两个比较重大的对手。沃尔夫表示,“长期我不是很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如果要使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首先要向全球来保证你的货币是非常自由兑换,非常有流动性,稳定和安全的货币,所以才有这些国家他们的央行来买人民币的资产,要向他们保证人民币是非常可靠的,要把中国金融体系完全融入到全球的金融体系里。”

    他强调,这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控制国内金融体系的能力要大大的削弱,或者直接就要放开。“这个目前我觉得还不是很容易做的事情,不大可能发生”。

    博斯金则认为,人民币在接下来的五到十年中,可能重要性有提升,但是不会那么厉害。“如果我到2050年还活着的话,我觉得可能那个时候人民币会成为更重要的国际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