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看,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几年我国资本仍处于‘走出去’的战略机遇期,有关部门亟须进一步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
本报讯(记者 刘静)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徐念沙递交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引进先进技术的提案》。
近年来,海外并购作为“走出去”的重要形式之一,正呈现总量不断扩大的趋势。根据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报告,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量达6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但徐念沙指出:“从总体看,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几年我国资本仍处于‘走出去’的战略机遇期,有关部门亟须进一步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
徐念沙认为:“我国在先进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尤其突出的是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处于中低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依赖国外的局面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要改变这种状况,除自主创新外,相继并购拥有比我们更先进技术的海外企业,及时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升级不失为一条捷径”。
据他介绍,我国企业在开展海外并购过程中,目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出现若干国内企业间恶性竞争、不守规则、扰乱市场的情况,给企业并购造成困难,增加成本;二是引进先进技术的海外并购项目缺乏资金方面的有力支持,资金成本高,解决被并购企业财务困难的能力下降,投资回收期长;三是围绕引进先进技术的海外并购在知识产权获取、技术消化吸收等方面存在不足;四是对外方企业所在国的法律和商务环境以及工会地位等了解不深,跨国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并购风险防范不够到位。
为此,徐念沙建议:首先要加强项目协调,将支持的重点放在对那些在某一领域握有独到的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并购项目上。政府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好做法和好经验,避免中国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同时要劝阻不具有相应能力的企业不盲目从事海外并购,以减少风险和损失。
其次要提供更多相关服务。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及时提供海外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公共信息,实现较大范围的国内外投资促进方面的资源共享,减少企业在海外盲目投资并购,并为我国企业在国外经营活动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第三要提供更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财税金融政策。对于国家、行业急需的高新技术并购项目,提供低息政策性贷款,给予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应鼓励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允许试错,并针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同阶段特点进行分类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