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杨迈军今日在出席媒体发布会时称,将努力推动上期所从国内区域性交易所向国际化交易所转型,通过对内对外开放,允许国际投资者特别是产业客户和机构投资者进入到上交所进行交易,使得交易所发现价格、反映中国供求、中国因素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发挥,能够为中国投资者和国际投资者参与交易提供便利。
杨迈军介绍,目前上期所在会员构成方面有209家会员,期货公司160家,非期货公司49家,其中有外资背景的仅有7家。他认为,只有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投入更广泛的供求判断信息,才能产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价格,使得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内企业才能更好地在国际经营活动中,利用境内期货市场配置资源、管理风险。
杨迈军认为,在交易所国际化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机构投资者的引进和培育,为机构投资者服务,通过投资者示范制度。希望实体经济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投资者,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管理和风险管理。
杨迈军指出,期货市场国际化首先基于实体经济的需要,从交易所从事的大宗商品期货来看,期货市场国际化需求很强烈。比如目前交易所正在进行交易的有色金属品种、橡胶等等、,在现货领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已经充分国际化,这些大宗商品大进大出,原材料进口,加工品出口,已经充分国际化。因此,期货交易为实体经济服务也要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和实现国际化。
基于以上种种需求,杨迈军称,在投资者方面,我国应该允许境外投资者,特别是产业客户和金融机构、机构投资者能够参与到国内交易所交易中来。交易所管理机制也要更加市场化和国际化,能够和国际更好的接轨,为我们实体经济服务。
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交易仍有障碍
事实上,期货条例最近一次修改时在投资者问题上已经做出调整,允许境外投资者经过国务院期货监管部门的批准,可以参与境内特定品种的期货交易。但是,杨迈军强调,境外投资者要进来,还涉及到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外汇和人民币之间的关系,怎样来进行汇兑,需要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做出相应的规避。对此上期所结合原油期货的推出,已与外汇管理部门基本达成共识,交易所向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申请一个核定的额度。“这是给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结算平台的,如果我们率先进行原油期货国际化,就是给原油期货参与者的,”杨迈军说。
在这个额度内,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可以自由兑换。在这个项目上和这个品种的交易上,实现美元和人民币外汇的自由兑换。但具体的政策和操作性的办法,还需要国家外汇管理局给予明确支持。
其次,在保税交割方面,上期所交易的铜和铝,在上海洋山港保税区将进行交割试点,未来将扩大到原油期货和其他品种,范围也将不局限于上海洋山港。就此,上期所目前仍在争取海关方面的支持。
此外,在税收方面,国外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等参与境内期货交易,也需要有一个明确和完善的税收政策。从国际惯例看,对于这样一些交易特别是市场建设初期一般适用于免税或比较低的税率进行支持。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杨迈军,在今年两会上也给国家财税部门提出建议,希望能够明确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交易税收方面的规定。希望通过配套政策的完善,以及交易所主动细致的交易结算和国际细则的接轨,能够使得国际投资者积极参与国内期货交易中来,实现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
原油期货条件成熟有望今年推出
杨迈军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上期所近期工作重点是做好原油期货推出的各项准备工作。他介绍,上期所推出原油期货是探索一种新的国内成品价格油形成机制。是希望能把其他成熟商品期货中的经验应用到石油中来。推出原油期货的条件日益具备,希望今年能推出。
目前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际上国家在传统体制下尽量希望国内石油成品油能够稳定,能够为我们的经济运行提供一种保障,但也感觉到这种机制可能需要得到完善,因为外部的波动很剧烈。现在调价机制要参考国际油价,希望原油期货推出以后,如果运行比较规范,能够比较好的发挥价格发现功能的话,我们的价格是否也能够成为国家进行调整的参考。
据介绍,上期所已完成原油期货品种合约设计、交割细则制定、交割油库考察及协议签署,启动了交易平台技术系统测试,并就原油期货保税交割、原油期货计价货币、外汇账户、资金汇兑、额度管理等配套政策进行了合作研究,交易所在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