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降两成数据的背后,是日方逐渐分散和转移部分在华日资企业的一个个实例。日前,日本船井电机计划将2011年度曾高达九成的家电在华生产比例降至五成以下,该公司旗下菲律宾新工厂将于2014年投入运行。此外,伊藤洋华堂也计划在本年度把在华服装生产比例降至三成,而2011年度这一比例曾高至八成。去年10月份,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确定了在华持续减产的方针,且丰田向中东及拉丁地区销售在泰生产汽车取得佳绩,丰田希望以此推动泰国成为该公司全球第三大生产中心。另一日本服装企业UNIQLO亦计划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其他国家。
2013开年之际,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同比大幅回落,是否意味着其对华投资进入下降通道?
综合部分专家论点,试作分析如下:首先中日经贸关系因钓鱼岛问题恶化,尤其是2012年夏季自发生大规模反日游行以来,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态度日趋慎重。随后日企在华投资同比增速时快时慢,已经失去增长率高达近五成的2011年的势头,乃至2013年开年头一个月,出现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剧幅下降20%。
其次,由于我国人工成本、土地成本螺旋式上升,企业经营成本高企,再加上不少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提速,其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及其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低廉,加大了对包括日资在内的外商投资的吸引力。特别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缔结之后,2015年中国将与东盟10国实现零关税,将大幅降低东盟国家的商品销售到中国市场的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为日企提升在东南亚地区的生产比重提供了降低成本的实际需求。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调查,中国制造业普通从业人员的月基本工资在2010年10月为328美元(约合2047.44元人民币),在5年里上升了约四成,明显高于菲律宾(253美元)、越南(145美元)和缅甸(53美元)等国。
另外,由于去年11月上任的日本新首相安倍实行日元贬值政策,目前日元已经贬值近20%。而日本企业对外投资的势头容易受到日元贬值对外投资成本增加的影响,尤其人民币相对美元仍然保持强势,导致日本企业投资中国的成本进一步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倾向。
据日本2012年12月针对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扩大业务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企业在华投资变得更为谨慎,而计划将来在华扩大业务的日系企业也比2011年大幅下降。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据此分析认为,中国人工费用等成本的增加、由于经济发展放缓产生的需求低迷以及日中关系的恶化都是直接影响日企对华投资的重要因素。
但也有专家指出,2012年中国接收的日本直接投资(FDI)规模为73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到千分之一。由于日资占中国FDI的比重较小,日本减少对华投资不会给中国带来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