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外资巨头抢中国光伏“剩宴”:受益双反乘机收购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1-18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外资巨头抢中国光伏“剩宴”:受益双反乘机收购]:就在中国光伏产业由于欧美举起“反倾销”“反补贴”大棒而遭受灭顶之灾、哀鸿遍野之际,已经有外资巨头开始了对中国光伏产业链的收购和战略布局。一家名叫 “SMA太阳能科技集团”的德国太阳能龙头企业已经完成了...

高盛研究预测、高华证券研究预测均显示,2013年,亚洲,尤其是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

高盛报告甚至指出:“2013年,中国将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国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 8.0GW、9.0GW、10.0GW,即使以保守方式估算,按8元/瓦计算,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国光伏市场总量分别为640亿、 720亿、800亿,三年市场总量将高达2000多亿。”

 

再来看光伏逆变器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透露:“光伏逆变器的成本在光伏项目中平均占到总成本的5%~10%。即使按逆变器占整个光伏市场7%的比例计算,逆变器市场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将分别达到45亿、50亿、56亿,三年市场总额达200多亿元。” 一份来自中国政府方面的规模显示,“到2015年,中国将实现太阳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40GW,按8元/W计算,总投资将达到3200亿元,逆变器大约占总投资的7%,即224亿元。”

由此,中国光伏产业最终将会因为国内市场启动而变成一场“盛宴”,这也正是国际巨头的战略目标所在。

而从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格局来看,过去几年,欧洲市场都占到全球太阳能总安装量的70%以上,这也是SMA占据全球最大市场份额的契机所在,但是从2013年开始,欧洲市场将开始下滑,德国、意大利等主要欧洲市场将大幅萎缩,SMA就于2012年10月发出公告,由于欧洲市场需求下滑,SMA已经公告2013年可能出现亏损,并且宣布了裁员。这是SMA急于开拓新市场的原因。

来自海外媒体的报道显示:“SMA管理委员会预计公司2013年的销售在9亿到13亿欧元之间,而2012年,SMA的市场业绩已经达到13亿到 15亿欧元,即使是通过竞争性价格(如降价)和技术革新,都不足以平衡市场需求大幅下滑所带来的销售下降。”因此,SMA管理委员会通过了在世界范围内裁员450人,并削减600名临时工的计划,并表示“最好有一个盈亏平衡的预算,但不排除可能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开发新市场就成了SMA必需的选择,SMA首席执行官Pierre-Pascal Urbon 先生在收购签约后表示:“在未来数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我们有望成功打入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并进一步巩固我们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SMA对于兆伏爱索的收购一旦成功,SMA就可以通过兆伏爱索将逆变器产品销售给国内光伏项目,由于国内光伏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的补贴和投资,因此,国内光伏项目实际是将国家补贴的资金用来采购逆变器,兆伏爱索销售的产品得到一部分国家补贴的资金。由此推导下来,SMA就成为了国内补贴的真正受益者。

而据业内人士表示,当今中国对光伏行业的补贴在全球市场上居于较高的水平,这也是外资巨头看中中国市场的原因之一。

对于现有的补贴政策,高盛报告中曾经有详细的表述,比如“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8 月1日宣布了全国统一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规定2011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含税)。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2011年7 月1 日之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每千瓦时1.15 元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发改委日后将根据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

“虽然太阳能组件价格以及装机成本同比大幅下降(从1.35美元/瓦和2.55美元/瓦分别降至如今的0.6美元/瓦和1.51美元/瓦),但 2012年年初至今发改委一直将太阳能装机项目的补贴电价保持在每千瓦时1元。因此中国中西部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杠杆内部收益率普遍较执行补贴电价政策之初更具吸引力。”

这显然让业内的竞争企业深感不安,“我们不禁要问:欧美‘双反’对中国光伏企业关上了欧美市场的大门,中国光伏企业将无法享受欧美国家光伏补贴政策,与此同时,欧美行业巨头却从后门而入,堂而皇之地享受中国政府对中国光伏行业的投资和补贴,这合理吗?” 一家竞争企业负责人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