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澳中商会建政企沟通之桥梁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2-17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简称澳中商会)是澳最具声望的关注中澳经济贸易关系的机构,一贯致力于促进两国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在中澳两国即将迎来建交40周年的时刻,记者采访了澳中商会副总裁保罗·格拉森先生。 

    记者:请简要介绍澳中商会及其在华代表处的主要功能与职责。 

    保罗:澳中商会(ACBC)成立于1973年,旨在促进两国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商会在协助澳中政府对话方面开展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为两国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澳中商会一直负责承办中澳经贸合作论坛。习近平副主席和李克强副总理在访澳期间分别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2012年,澳中继续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一系列高端互访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促进了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澳中商会以两国间高访为契机,为双边政府与企业提供更多的洽谈机会。在澳副总理韦恩·斯旺访华期间,我们组织了以资源基础设施、金融、科技创新为主题的三次高端对话,进一步深化了双边合作。 

    过去,两国间组织的行业经济论坛多数部长级对话,很少为企业提供参与的机会。因此,澳中商会推出新型对话框架,希望企业直接加入到政府间的对话中,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如在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访澳期间,澳中商会举办了企业与政府间多次对话。 

    澳中商会约有1000家会员,在华主要服务于对澳有兴趣的投资者和从事贸易投资的双边企业。澳中商会与两国各政府部门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当双边政府有磋商需要时,商会将发挥作用从中进行协调。此外,商会在澳还负责接待来自中国各地的企业代表团。 

    记者:中澳经贸合作保持着强劲的势头,澳中商会近年来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保罗:澳中商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008年力拓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双方代表曾一度陷入僵局。在最为紧张敏感的时刻,澳中商会积极发挥作用,邀请27家国有企业负责人与澳方约100位首席执行官共同进行座谈。通过面对面的讨论,各项争议性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座谈会推动了谈判进程。会后,中国政府及企业对我们的工作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澳中商会不断为两国提供创新交流方式。上海世博会期间,澳中商会组办的“中澳经贸高层对话”活动聚集了多家大型企业领导人。活动全程首次通过电视方式在澳进行直播,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澳中商会成为企业了解澳投资政策的主要窗口。当中资企业对澳政府相关法律规定缺乏了解时,澳中商会主动通过自身的畅通渠道帮助企业筹备投资事项,并就企业的困难与澳各政府部门进行咨询。 

    记者:在中国发展多年,您经历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保罗: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来源于文化差异。澳中两国文化背景不同,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难免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误解时常发生。近几年,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更加文明礼貌,对待外来事物也越来越开放包容。同时,各地的发展差距也在逐步缩小,我也更为适应中国的生活方式。 

    我相信,沟通和交流能够填补文化差异带来的分歧。多家中资企业选择在西澳投资矿业,企业员工与珀斯地区的群众保持着良好的沟通,愉悦的关系带给双方更多的合作机会。 

    记者:您认为未来的5~10年中,两国的重点合作领域是什么? 

    保罗:首先,基础设施领域是两国的合作重点。2007年,澳大利亚政府与企业代表成立为中资企业提供投资模式的工作组,允许中资企业对澳的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资。我认为澳电力行业中的旧电站改造工程,对中资企业来说就是很好的投资机遇。其次,农业也正在成为两国的合作重点。另外,澳在房地产业将会有更大的需求,这可能成为澳中未来合作的重点领域。 

    记者:澳中商会的下一步发展计划有哪些? 

    保罗:商会将协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双边合作项目中。最近,我们正在筹划在北京设立分部,以增进双方了解。澳中商会将继续保持在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为澳政府部门促进合作政策的出台出言献策,为澳中深化经贸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