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会的举办对促进中国技术贸易发展、全面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通过搭建平台,引导和鼓励国内外企业自主平等地磋商谈判,规避交易风险,最终得到实惠。
由商务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举办的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下简称“上交会”),自2013年起每年将在上海举办。
首届上交会将于2013年5月8日~11日开展,以“创新驱动发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贸易”为主题。此外,线上线下将同时办展,实体上交会每年一届,虚拟上交会则天天有。
此平台将建立技术进出口服务产业链,完善以技术进出口为核心的包括贸易、金融、人才、咨询和法律等全流程服务体系,也将探索技术进出口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模式,加强对进出口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周柳军说,上交会的举办对促进中国技术贸易发展、全面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这也是促进技术贸易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平台,引导和鼓励国内外企业从供求出发,自主平等地在平台上洽谈磋商谈判,用经济和贸易平台为企业降低交易成本,规避交易风险,最终使国内外企业得实惠。”周柳军说。
规模迅速扩大
技术贸易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有序推进,中国技术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据周柳军介绍,2006年~2011年,中国技术进出口总额从226.1亿美元上升到535.6亿美元。
30年来,中国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141086项,合同金额达3658.39亿美元。其中,2002~2011年近十年共引进先进技术95609项,合同金额达2201.93亿美元,分别是前二十年的两倍和1.5倍。
2011年,中国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合同12202份,同比增8.43%,合同金额为321.59亿美元,同比增25.5%。
中国技术贸易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引进增长的同时,技术出口发展也在加快。
2006年~2011年,中国技术出口以计算机软件出口、技术咨询与服务和专有技术许可为主,出口合同数从281项增加到47221项,合同金额从5.8亿美元增长到213.99亿美元。其中,计算机软件从2006年占全部出口额的1.4%上升到2011年的89.2%。
从技术引进来看,最初以引进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为主逐渐转变为以专有技术许可、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方式为主。专有技术、技术咨询和服务分别从2006年占全国引进额的33%、23.5%上升为2011年的37.13%和35.85%,成套设备、关键设备和生产线分别从2006年的13%下降到2011年的2.84%。
然而,中国技术贸易区域发展并不平衡。中国技术引进主要来自欧盟、日本和美国,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引进占进口总额的70%以上,技术出口主要面向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份额占技术出口总额的50%以上。技术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这些省份和地区技术进口占进口总额的50%以上,出口则达70%以上。
此外,据周柳军介绍,中国技术贸易呈逆差状态,每年逆差在100亿美元以上。
更重结构优化
周柳军向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中国技术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况,“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阶段,国内制造业企业以及服务业企业和机构有引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需求,中国政府也鼓励并引导国内企业引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经验来提升自身转型升级的能力,因此技术进口需求旺。”“这也表明中国技术贸易发展空间和潜力大。”他认为不必谈逆差色变。
周柳军认为技术贸易平衡不应过多注重数量平衡,而更应关注结构优化:“既引进急需的先进技术和服务,也要促进比较优势领域的技术出口和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