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两岸经贸
翔安七经济指标增幅全市第一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张延梅  发布时间:2014-07-21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七月艳阳下的翔安大道,绿意盎然,车流涌动。在大道旁的带状公园里休憩的人们,一抬眼就能透过那红花绿叶,看见镶嵌在蓝天中的林立的塔吊。

  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持续,外部需求放缓、内部转型步伐加快,给沿海外向型经济省份带来了较大压力。然而,就是在这样不利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翔安区今年上半年经济却再度交出了一份令外界瞩目的成绩单——1-6月, GDP、规上工业产值、固投、财政总收入、区级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七项经济指标增幅全市第一。

  亮眼的数据,折射出上半年翔安区在市委、市政府“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引领下,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有机融合,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投资规模,并时刻让老百姓分享经济“红利”的发展理念。在翔安区委书记陈永裕看来,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厦门的背景下,翔安的各项经济增长举措必须与“改革、转型、效率、民生”四大要求相“兼容”,必须有力引导经济继续沿着健康、科学、可持续的轨道运行。

  重大项目牵引翔安经济转型发展

  一连串数字,又一次串联起令人惊叹的“翔安速度”。上半年,GDP175.07亿元,同比增长15.6%,规上工业产值485.35亿元,同比增长24.5%——解读今年翔安经济的“快”,人们不难发现重大项目这一引擎。半年来,翔安固投累计完成125.36亿元,同比增长29.7%,总量全市第四。其中5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41亿元,占年度计划67.4%,超序时进度17个百分点。

  在一个个重大项目的牵引下,翔安的经济还在不断驶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快”的背后,彰显的却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上半年,全区财政总收入196871万元,同比增长25.7%。而经济人士分析,日益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强劲的招商引资态势,也将让翔安的经济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后劲。

  谈起翔安的经济,绕不开的是工业。上半年,翔安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平稳开局,增幅始终领跑全市。“多重优势叠加,造就翔安新一轮发展的‘新势能’,如何将其更好地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则有赖于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推进器’。”翔安区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

  让老百姓分享经济“红利”

  在不久前翔安区召开的一场动员部署会上,该区的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又一次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从中,人们迅速捕捉到了一个新数字——翔安将再新增2亿元,把更多的农渔民拉上就业岗位。

  记者昨日拿到的一份翔安区最新的民生支出统计表则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区从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的民生保障资金就高达11.2694亿元。而在此期间,翔安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36元,同比增长13.2%。

  这两年,问起最能给翔安老百姓带来幸福感的词汇,很多人都脱口而出“民生新15条”。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翔安区通过“美丽厦门”收入倍增行动,在社保、就业、就医、就学、创业等方面为老百姓派发经济“红利”的力度还将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