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防止重文件制定、轻督促落实等现象,防止“沙滩流水不到头”。
“沙滩流水不到头”,是指汹涌向前的潮水在沙滩上反反复复涨上来又退回去的现象,从其引申意义上来理解,往往意味着做一件事情貌似进行得轰轰烈烈,但却不能持续深入推进、取得切实成效。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这个形象的说法比喻改革过程中一些部署和落实不匹配的不良现象,为新形势下更好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导。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最终胜利,必须科学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尤为重要的就是防止“沙滩流水不到头”。因为沙滩流水般的改革,徒有其表而无其实,如火如荼却难见实效,终究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从当前来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部署和落实不匹配的现象主要有:一些改革措施在设计层面做得很好,但在实践落实时却大打折扣;一些改革措施在初期效果很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落实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效力衰减;还有一些改革的措施虽然制定得科学合理,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遇到了一些现实困难难以推行下去,致使一些党员干部出现畏难情绪而不能积极投身于改革实践。这些现象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会严重影响改革成效,而且还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削弱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决摒弃“沙滩流水不到头”现象。首先,要在强化顶层设计和完善制度保障中保证“水能够流到头”。既要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科学谋划,统筹考虑改革的各个方面,注重各项改革措施的衔接配套,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有效避免落实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中梗阻”;又要在执行层面完善改革落实机制,建立健全改革落实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改革措施有人负责、有人落实;还要从监督层面出发,建立健全相关考核评估机制,确保改革能够落地见效。
其次,大力倡导实干精神,确保“水最终流到头”。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秉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真抓实干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在积极主动作为的同时,扎实稳健地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明确工作重点和先后顺序,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力度和效果,切实将改革的科学谋划转化为实际成效。既要满怀工作热情,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又要做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避免急躁冒进、急于求成。
最后,要在勇啃“改革硬骨头”中防止“水流不到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勇于直面改革中各种难啃的硬骨头。既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客观实际,破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又要下决心当改必改、能改则改、改要到位,坚决破除妨碍改革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绝非沙滩上的流水,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绝不可行。改革应如奔腾不息流向大海的江河,既有着明确的方向,又有着持久的动力。只有把科学有效的部署和锲而不舍的韧劲干劲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之水才能长流不息、滋润大地,才会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进而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