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贸促动态 > 宣传园地 > 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文章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2-28 分享到:
59.2K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鲜明回答与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带领中华民族相继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并朝着强起来迈进。纵观当今中国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其原因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追本溯源,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源头来自共产党诞生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对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作出了系统回答,为共产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不竭动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一、《共产党宣言》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基本内容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它围绕“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从“是谁,为了谁,为了什么”三个方面作出了整体性回答。

(一)“是谁”——即对担负初心和使命主体的回答

每一个政党都担负着自身的角色和使命,由于所处阶级地位不同,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也不同。十九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了: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共产党是共产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中国共产党是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组成部分,《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了理论先导。1917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逐渐高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逐步建立。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工人群众,领导工人罢工运动。中国革命新实践呼唤新的理论指导。1919年4月,陈独秀、李大钊主编的《每周评论》第一次用白话文译载了《共产党宣言》第二部分的选段。李大钊编辑的《晨报》摘译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用中文印刷发行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第一次展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性文件的全貌。此外,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以《共产党宣言》为蓝本,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并明确提出:“要组织一个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共产党将要引导革命的无产阶级去向资本家争斗,并要从资本家手里获得政权——这政权维持资本家国家的;并要将这政权放在工人和农人的手里,正如1917年俄国共产党做的那样”。正是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中共一大召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中国共产党”为名字组建了无产阶级政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章,制定了党的纲领,从此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无产阶级革命真正的依靠力量和明确的奋斗目标,也为其今后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革命斗争找到了制定战略和策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可以说,《共产党宣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石,也是他们的初心和信仰,它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成长与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从此,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开始担负起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重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主心骨。

(二)“为了谁”——即对实现初心和使命价值客体的回答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共产党宣言》中“绝大多数”指的是无产阶级队伍,包括无产者(现代工人)及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所谓“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