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以下简称《纲要》),对这一重要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充分反映了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是主题教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研读《纲要》,有助于从科学体系上深入理解、整体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举一纲而万目张。 在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形成完善科学体系
科学理论的发展,是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向前推进的,体现为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内在统一。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来自于实践、植根于历史,在指导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在创造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理论的逻辑,展现为科学的体系。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本的是要深刻认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新时代中国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新时代社会变革的每一步重大进展,都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凝练为思想的结晶;新时代实践创新的每一个重大成果,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重要位置。《纲要》既是新时代10年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一面镜子,也蕴含着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图景。
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没有止境,科学体系也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进程中更加丰富完善。《纲要》在2019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充分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成果,在章节设计上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近几年的重要成就。比如,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纲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刻阐述,用较大篇幅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等,显示出科学体系的开放性和拓展性。
把全面学习主要内容和整体把握科学体系统一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既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又要整体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做到融会贯通。”这就要求我们把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统一起来理解把握,在掌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把握科学体系,在把握科学体系的层面上掌握主要内容。
“学习纲要”这一名称和定位,表明其是对科学体系的重要认识成果,力图描述体系之纲、体系之要。《纲要》分为导论、十九章主体内容和结语三个部分。导论从总体上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结语对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提出重要要求,十九章内容则反映了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框架。第一章至第四章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根本方向、目标任务、根本立场,明确了科学体系的核心内容;第五章至第八章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根本动力、法治保障、政治保证,明确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科学体系中的支柱地位;第九章至第十三章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领域;第十四章至第十八章阐述了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国外交、新的伟大斗争,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第十九章阐述了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理解科学体系的“总钥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在地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理解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总钥匙”,就是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观点方法之中,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发展的“六个必须坚持”。只有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要义。